首页 资讯 正文

武汉基层党建新作为|从流入到融入,从“过客”到“先锋” 武汉为流动党员筑起温暖之家

体育正文 62 0

武汉基层党建新作为|从流入到融入,从“过客”到“先锋” 武汉为流动党员筑起温暖之家

武汉基层党建新作为|从流入到融入,从“过客”到“先锋” 武汉为流动党员筑起温暖之家

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严芳婷 通讯员(tōngxùnyuán) 武组 过去,大量流动党员散落于城市,犹如无根的(de)浮萍。他们大多来自武汉周边地区,长期(chángqī)处于流动工作状态,组织归属感薄弱。 从流入到融入、从异乡到“第二故乡”,今年来,武汉市认真落实省委组织部关于建立流动党员管理“三联三帮三促”工作机制的(de)要求,深入(shēnrù)实施(shíshī)“汇流聚汉”行动,通过(tōngguò)及时联系(liánxì)流动党员,帮助(bāngzhù)学习提升、排忧解难,促进流动党员主动作为服务群众,有效提升流动党员管理服务精细化水平,让流动党员真正在武汉安下心、扎下根、作贡献。 常态联系、双向奔赴,让党员流动不流失(liúshī) “每逢节日都来看望我,邀请我参加主题党日活动(huódòng),党组织给了(le)我很多关怀。”50余岁(yúsuì)的党员黄哲兵从浙江来汉打工,多年来一直独居在(zài)北湖街道环保社区,少言寡语。去年底,社区干部在一次流动党员摸排中找到了黄哲兵,邀请他参与社区党组织活动。 一开始,独居久了的黄哲兵(huángzhébīng)抱着“试一试”的心态参加,在党组织一次次暖心关怀中,逐渐开朗起来(qǐlái)。 为确保流动党员离乡不离党、流动不流失,武汉健全完善(wánshàn)“三联”工作机制(jīzhì):流出地(单位(dānwèi))党组织定期(dìngqī)联系流出党员,流入地(liúrùdì)(单位)党组织定期联系流入党员,流动党员主动联系流出、流入地(单位)党组织。该市(gāishì)线上依托全国党员管理信息系统实时跟踪,线下结合社区(村)日常工作,社区(村)干部、网格员、楼栋长(lóudòngzhǎng)定期走访,完善流动党员一人一档,定期问需求、问困难,做到底数清、情况明,真真切切当好“娘家人”。 全市各个街道社区都设置了流动(liúdòng)党员报到服务站,常态化推送学习资料,开展微党课、微研讨等活动(huódòng),为流动党员搭建起学习交流(jiāoliú)的平台。 同时(tóngshí),全市各区广泛开展流动党员培训(péixùn)。江汉区举办全区流动党员示范培训班,引导学员主动(zhǔdòng)加强党的创新理论学习、积极参加党的组织生活、立足自身岗位作贡献;硚口区把流动党员培训班办进了楼宇商圈,链接卫健、经科、住更等单位(dānwèi)资源,打造网络(wǎngluò)直播、大健康产业、城市更新、人工智能等多领域的区级情景化教学路线。 “‘组织联党员、党员联组织’的双向奔赴,让党员重新找到‘家’。”环保社区书记尹艳表示,双向互动不仅让流动(liúdòng)党员在异乡收获温暖,更(gèng)激发了他们的责任意识。许多流动党员主动参与社区志愿服务,在基层(jīcéng)治理、矛盾调解、文明创建等工作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(mófànzuòyòng)。 暖心关怀、排忧解难,让异乡党员找到“家(jiā)”的温暖 “过去累了(le)只能在(zài)车里打盹,饿了就在路边买点包子。现在,青山司机之家,成了我临时午休、充电的好去处。” 石妹娜是武汉市青山区网约车司机之(zhī)家党支部的(de)一名流动党员,早年从河南来汉务工。 “刚搬来时(láishí),人生地不熟,感觉挺孤单的。”石妹娜回忆,青山(qīngshān)网约车司机之家党支部主动联系上她,邀请她参加支部活动。在(zài)那里,她和同行、街坊邻居有了歇脚休息、充电汽修的场地。 2021年,青山区组织部门依托(yītuō)区内一家汽车修理厂,成立(chénglì)了网约车司机之家党支部,将(jiāng)原本松散的流动(liúdòng)党员(dǎngyuán)凝聚起来,搭建沟通服务和学习平台,组织流动党员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党的最新理论政策,通过线上平台交流学习心得,确保流动党员学习不掉队、思想不脱节。 200平方米(píngfāngmǐ)的党员活动室(huódòngshì)与工会爱心驿站,让司机们疲惫时歇歇脚、唠唠嗑;贴心的理发屋、充电站等设施,切实解决司机们日常生活小(xiǎo)困难。 如今,这个支部已吸引了10名正式党员,联系(liánxì)服务着200余位网约车(wǎngyuēchē)司机。 此外,党支部链接辖区资源,为百余人次司机提供免费健康体检(tǐjiǎn),定期开展月度法律咨询、岗位技能比拼、传统节日民俗活动(huódòng)等。每年30余场精心组织的(de)活动如春风化雨,滋养着司机群体(qúntǐ)的职业认同感与社区归属感。 在党支部的引领和党员司机(sījī)的示范带动下,网约车司机们转变(zhuǎnbiàn)为服务社区的积极力量。 石妹娜组建“金牌服务微信群”,开通(kāitōng)“带一脚”街坊短途打车专线,为(wèi)社区内老龄、残疾等生活不便居民,以象征性的起步价提供便捷出行服务。如今,这个微信群已从最初(zuìchū)的10人发展壮大(fāzhǎnzhuàngdà)到500余人,三年来服务社区居民超过千人次。 亮明身份(shēnfèn)、主动作为,流动党员变身基层治理先锋 每周末,恋湖社区的(de)活动室里,一群孩子正全神贯注(quánshénguànzhù)地跟着老师学习非遗剪纸。这是由流动党员教师张玲莉牵头创办的“小雏鹰夏令营”课堂(kètáng)。 2023年迁居社区后,她主动亮明党员身份(shēnfèn),为社区服务。针对双职工家庭(jiātíng)寒暑假托管难的问题,她协助(xiézhù)社区推出“小雏鹰夏令营”,开设非遗剪纸、机器人编程等10门特色课,单期(dānqī)吸引50名青少年参与。 “党员身份不是‘流动’的标签,而是责任的坐标。”张玲莉(zhānglínglì)说,她将这份初心融入社区治理,“搬来恋湖社区居住(jūzhù)多年(duōnián),社区干部、志愿者为我送来了很多生活上的便利,我有责任回馈乡邻。” 流动党员的担当与奉献,在(zài)城市的各个角落熠熠生辉。 在长青街新征社区,货车司机党员曾明伦为空巢老人代购(dàigòu)急需药品,暴雨夜主动值守渍水路段排除(páichú)险情,清洁行动无偿提供车辆清运(qīngyùn)垃圾。 在街头巷尾(jiētóuxiàngwěi),外卖骑手党员(dǎngyuán)柏(bǎi)贵在送餐途中偶遇老人中暑倒地,毫不犹豫停下,用自备的祛暑药施救并守护至老人恢复,全然不顾订单超时。 如今,在党组织的引领和感召下,越来越多(duō)的流动党员主动撕掉“过客”标签,亮身份、作(zuò)表率、解难题。 “流动党员是宝贵的(de)治理(zhìlǐ)资源。我们通过设立‘流动党员示范岗’、搭建‘红色议事厅’等多元平台,并开展针对性赋能培训,就是要让他们也能有机会岗位建功、服务群众,还能发挥优势为(wèi)(wèi)家乡发展作奉献,激发他们从‘服务对象’转变为‘服务力量’的积极性。”武汉市委组织部相关(xiāngguān)负责人表示。 湖北(húběi)日报客户端,关注湖北及天下大事,不仅为用户推送权威的(de)政策解读、新鲜的热点资讯、实用的便民信息,还推出了掌上读报、报料、学习、在线(zàixiàn)互动等系列特色功能。
武汉基层党建新作为|从流入到融入,从“过客”到“先锋” 武汉为流动党员筑起温暖之家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